(吴胜东)
2017年12月14日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在厅党组的领导下,在厅政治处具体指导关心下,我们协会组织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已连续八年。这次,会议邀请十九大代表钱燕同志作了十九大精神的辅导报告,较系统地传达了十九大的主要内容,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十九大的丰富内涵。谢谢钱燕代表!会议表彰了2017年度江苏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第二届江苏省交通运输文化优秀成果奖的获奖单位,对获奖单位表示祝贺!会议邀请几家获奖单位的代表作了经验交流,介绍了各自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有特色有亮点,我们感受到基层的创造力。现在我代表省交通企业协会,对2017年度全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实践有力、成效明显
江苏交通运输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的指示,积极落实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实施纲要》,积极投身“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较广泛开展了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开拓视野,创新思路,用心探索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认识有高度。文化建设实践,不断提高交通人对文化的认识。大家都知道,文化对一个单位一个团队具有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文化建设对“外树形象,内聚人心”有明显的影响力,好的文化会带来正能量。随着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也在深化。“发展是基、文化是魂、品牌是脸”成为一些单位的文化建设的定位,进而将文化建设的目标明确为“文化有特色、成果有影响、职工有信仰、整体有涵养、发展有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苏交通人对文化的认识在深化。
(二)提升有平台。开展交通运输文化建设需要抓手和平台,省厅早在2007年就印发了《江苏交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在2014年省厅提出2014-2020年全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布局规划,旨在推动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省厅于2014年和2016年分两批评选全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为省内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文化创优的平台。省交通企业协会先后开展了“江苏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江苏省交通运输文化优秀成果奖”两项评选,协助省厅进一步调动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开展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这些都为省内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展示各单位文化建设成果的窗口。
(三)建设有思路。交通运输文化建设是个大舞台,可以让交通人展示各种文化创意。交通人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写出有声有色“脚本”。各单位有不同的工作内容,文化建设的思路不可能千篇一律,结合本单位实际,文化建设才可能出彩。从我省评选的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先进单位和优秀成果看,各单位的文化建设思路新颖且结合了本单位的实际,有的单位以党建引领文化建设,层层签订文化责任状,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单位以服务对象为焦点,创新服务手段,相继推出“快客服务法”、“无障碍换票”、“急难旅客救助中心”、“邮寄儿童”等特色服务,丰富了服务文化的内涵;有的单位构建企业文化与党建、主业和员工队伍建设相结合的文化体系,推动企业文化落地,形成一个站点一个特色。等等,这些都展示了江苏交通人多姿多彩的创建思路。
(四)实践有成效。江苏交通人以坚持不懈的努力,连续十数年开展交通运输文化建设,有的单位几十年如一日持续开展文化建设,有的单位连续十多年创建文化品牌,经共同努力,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也结出累累硕果。连云港“雷锋车”被评为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期间十大品牌之一,名列全国第一名;邵伯船闸、苏嘉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扬州汽运集团等单位被评为交通运输部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省厅于2014年和2016年评选出26家全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我们协会从2010年起,连续开展“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江苏省交通运输文化优秀成果奖”的评选,已评选出“先进单位”119家,“优秀成果奖”20家。省厅、公路局还开展了服务品牌的评选。这些反映了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成效,也说明有耕耘才有收获,这些成果凝聚着江苏交通人的心血。
二、对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工作的新期待
我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已有长足的发展,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还有提高的空间。如:对文化建设的体系概念不清楚,导致有的单位将文化建设等同于文体活动;有的单位文化建设的作用认识模糊,没有看到“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积极作用。等等。在新时代,应尽快消除短板。我们的文化建设应有新发展。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还需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我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提些建议。
(一)以十九大精神统领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理论基础,新时代新任务新实践需要新的思想指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在实践交通强国的进程中,都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我们。以新理论指导我们发展现代交通,推进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1、坚决贯彻“坚定文化自信”的指示。“坚定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增强文化自信,就是要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在学好新理论的同时,要用新理论指导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广泛宣传交通运输行业的核心价值观、行业使命、共同愿景、交通精神和职业道德,理直气壮的传递正能量,弘扬雷锋车精神、铺路石精神、路桥文化、服务文化等,并发挥江苏交通人的聪明才智,创新思路,发展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做“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者。
2、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是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开展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作为交通人,应围绕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展开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实践,完成好“发展现代交通,做好‘三个服务'”行业使命,通过全体交通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交通强国。
(二)推进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应该说,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已有长足的发展,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其建设水平应处于全行业第一方阵,但还不能说名列前茅。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仍任重道远,还需全体江苏交通人共同参与、共同奋斗,推进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继续前行。说几点建议。
1、加强理论学习。除了应认真学习十九大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还应结合江苏交通实际,结合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学习交通运输部下发的《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根据《纲要》的架构、要求,展开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工作。应学习部编《21世纪交通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丛书,以专业理论书为蓝本,进一步完善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体系。在我们的文化建设中,还应贯彻省委、省政府“两聚一高”和文化强省的要求。为“强、富、美、高”新江苏服务。
2、加强骨干培养。开展文化建设,需要一批懂行的人,需要骨干。在这方面,省厅航道局开了一个好头,今年1季度与我们省交通企业协会合作,举办了一期有220人参加的文化培训班。根据我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现状,我们建议每年举办1-2期文化建设的专题培训,每批参培人员100人左右,教材就以部编《21世纪交通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系列丛书为基础理论教材,该丛书涵盖企业、事业、公路、航道等业内多部门,贴近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如坚持数年,可为我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储备相当规模的专业人才。
3、加强平台建设。为更好地展示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新亮点,发现可推广的新典型,省厅将开展两年一次的“全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的评选,继续评选“全省十大服务品牌”。我们省交通企业协会将继续开展“江苏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江苏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我们协会愿意为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创建一个大平台,全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服务。希望已获得荣誉的交通企事业单位在文化建设能创新思路出精品,希望正在开展文化建设的其他单位紧随先进单位的步伐,创出新品。
4、加强争先意识。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文化品牌、示范单位数量还不多,我们协会愿意与更多的交通企事业单位一起在文化建设中,走出新路子,创出新牌子,为江苏文化强省添光增彩。为推动文化建设,交通运输部决定在“十三五”继续开展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即评选50个文化品牌、200家文化建设示范单位、1000个先进典型、1000个优秀作品。我们希望各企事业单位增强争创意识,精心谋划文化建设方案,培育出叫得响的品牌,在“十、百、千”工程中,争得与江苏文化大省相称的席位。
同志们,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正在路上,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以贯之的“坚定文化自信”,脚踏实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落实交通运输部提升行业软实力和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的要求,在厅党组带领下发挥交通智慧,扎实推进江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在打造人民满意交通的同时,创出更多更好的文化新品和精品,显著提升江苏交通的文化软实力。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上一篇:没有了!